德國宇航中心下屬的研究所正在開發(fā)一種方法,以便于可以經濟地成形加工復雜三維型材幾何形狀編織材料。德國宇航中心為此參與成立了Copro Technology公司。
德國宇航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了一種裝備技術,采用這種裝備技術可以非常經濟地將織物材料的型材幾何形狀加工成形,因而可以用于不同的輕量化應用領域。開發(fā)者已經于2016年10月成立了一家公司 Corpo Technology。通過這種方式,德國宇航中心可以通過公司出售技術的專利許可。
Copro Technology 公司專注于纖維復合型材的輥軋成形技術,公司擁有這個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可以簡單地生產出纖維復合構件。德國宇航中心纖維復合輕量化與自適應技術研究所所長魏德曼教授表示,“該裝備技術具有眾多的潛能,可以支持研究所未來的發(fā)展”。
纖維復合構件的簡單制造方法
魏德曼教授表示,未來纖維復合構件經濟性制造取決于帶有智能化過程控制的自動化生產裝置與在生產過程中的直接質量監(jiān)控。迄今為止,織物材料的型材構件加工只能通過成本高昂的繞線方法、編織方法與施壓方法自動化生產。“借助于Copro技術,可以高效、成本低廉地加工形狀復雜的三維型材”,魏德曼教授表示。“這個德國宇航中心注冊的專利技術采用了旋轉速度可變的旋轉輥軋對,以連續(xù)加工成形織物坯料,并最大化地利用材料加工出型材構件”。
高負載輕量化結構很大一部分是由型材構成的,如飛機的機翼、轎車的車頂。對于纖維復合材料來說,要加工成型材,由于復雜的彎曲成形,在技術上會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
該項技術的開發(fā)得到了諸如霍爾姆茲基金會的資助。創(chuàng)新企業(yè)的成立也得到了霍爾姆茲基金會的資助。德國宇航中心市場部扶持了整個的技術開發(fā)和商業(yè)模式開發(fā)過程,并共同資助了開發(fā)過程。通過參股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德國宇航中心幫助企業(yè)尋找到投資人、客戶和合作伙伴,并成功地推動了技術轉移。